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今天是 本站检索
         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工作动态>>工作动态
        遵义市红花岗区检察院| 推行三项措施 把握四类重点 高质量推进刑事案件财产刑判项执行检察
        时间:2022-12-05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        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,法律的公平正义也依赖于生效判决的执行。若生效判决不能有效执行,势必出现“空判”现象,影响《刑法》惩戒、震慑、预防功能的实现。

       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,红花岗区检察院紧盯辖区内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情况,经认真分析研判,发现执行结案率不高、效果不佳、终结本次执行后未重启执行程序等问题较为常见,影响了刑事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结合辖区内刑事执行检察实际,积极与人民法院沟通,红花岗区检察院推行三项措施,把握四类重点案件,高质量推进刑事案件财产刑判项执行检察。

        一是建立财产刑移送执行通报制度。根据现有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的规定,被告人在生效裁判确定的缴纳期限内未自觉履行的,刑事审判部门应在期限届满后将财产刑判项移送执行,并将相关案件重要执行节点形成台账抄送检察机关,以务实有力的检察监督措施,切实提升财产刑判项执行结案率,确保刑罚执行的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

        二是畅通监督途径和方式。在法院执行部门设置检察监督联系点,配备检察监督查询账号,检察官可以适时调阅、抽查执行案件办理情况,免去了借阅、复印卷宗档案的繁琐程序,执行情况更详细、更直观、更方便地呈现,检察监督常态化。

        三是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,综合推进财产刑执行检察。结合社区矫正检察、派驻看守所检察和受市检察院统一调度办理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实际,将社区矫正对象、监禁刑罪犯的财产刑履行情况纳入认罪悔罪的重要指标来考量,在对提请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时,将财产刑判项执行情况作为考量重要评价指标,让财产刑执行监督延伸到监管部门。尤其是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管理,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将财产刑履行情况作为帮教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,从而督促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履行财产刑,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。

        在实践中,重点关注四种类型案件,将其作为监督重点,汇同捕诉部门提前谋划,确保财产刑判项依法有效执行。

        一是职务犯罪和黑恶犯罪案件。依法打击职务犯罪、黑恶犯罪,杜绝因犯罪获利,打财断血、黑财清底,治理社会风气,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一直是司法机关核心政治任务,必须予以重点关注。

        二是轻缓刑案件。在案件提起公诉前,认真分析轻缓刑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罚金刑、没收财产刑执行主动性和履行能力,在量刑建议中进行充分考量,防止财产刑判项空判。

        三是认罪认罚案件。在审查起诉或审理过程中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重点关注监禁刑的是宣告刑刑期,往往采取认罪认罚的方式来获取从宽处罚,减少监禁刑,对财产刑判项不予重视,判决生效后拒不执行或逃避财产刑执行,导致附加财产刑空判。要求公诉人、承办法官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量。

        四是财产刑未执行的再犯罪案件。对于有犯罪前科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在侦查、审查起诉、审理过程中,除要查明其监禁刑执行情况外,还需进一步查明其附加刑(民事赔偿判项除外)执行情况,对未执行完毕的被告人,依法予以数罪并罚。


        友情链接

        贵公网安备 520302020016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