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1年12月5日在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)
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 安 聪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。
过去五年工作回顾
五年来,在区委和市人民检察院坚强领导下,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,在政府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,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秉承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的理念,忠诚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、确保社会大局稳定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,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一、讲政治、顾大局,始终坚持检察工作正确方向
以加强政治建设、强化责任担当为着力点,紧跟社会发展需要,回应群众关切,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融入党委工作大局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检察工作更有方向。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》和《党委(党组)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》,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,坚持重大事项和重大案件请示报告制度。5年来,向区委和市人民检察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96次,及时部署落实专项工作及重要工作事项120次。聚焦脱贫攻坚,检察作用更具成效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,主动扛牢检察责任担当。办理涉贫刑事案件363件681人、民事检察案件20件67人、行政检察案件15件17人,提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1件,提起公益诉讼18件34人。做好驻村联系点帮扶工作,投入25万余元为海子街镇安山村发展产业;近期投入20万元与生机镇高流村共建法治文化阵地,帮助讲好“天渠”故事,弘扬“天渠”精神。积极开展司法救助,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77件,救助贫困当事人199人,发放救助资金160余万元,防止因案致贫、返贫现象发生,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紧盯疫情防控,检察作为更显彰力。疫情发生后,积极主动参与社会防控,先后抽派30余名干警到高速路口、社区卡点进行防控值守;对涉疫情案件全部提前介入、引导侦查取证、确保精准打击,办理涉疫情案件5件7人;针对非法猎捕野生动物、防止医疗废弃物二次污染、禁止不法商贩哄抬物价等方面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件,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;为推动经济社会有效运行,自编《企业复工复产30问》法律宣传手册,向企业员工发放1000余份;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信息70条。
以高度的法治自觉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坚决打赢扫黑除恶“大会战”。坚持“有黑扫黑、有恶除恶、有乱治乱”的方针,办理黑恶犯罪案件34件264人。严格依法规范办案,贯彻落实“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、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也不凑数”的要求,对黑恶犯罪案件实现提前介入、引导侦查取证全覆盖,提出案件定性、法律适用等补证意见449条。紧盯“打伞破网”“打财断血”同步推进,彻底打掉黑恶势力关系网、保护伞,摧毁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,移送涉黑恶犯罪案件线索19条,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88条。围绕推动重点区域和行业源头治理,对行业管理漏洞和体制机制建设发出检察建议19件,确保了人民安全、社会安宁。坚决打赢生态环境“保卫战”。坚决贯彻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办理滥伐林木、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69件320人。督促行政机关清理垃圾9700余吨、治理被污染河道10余公里,督促违法行为人恢复被损毁林地2000余亩,联合林业部门建立补植复绿基地2个,总面积达2500余亩,在二道河、赤水河流域投放鱼苗13万尾。坚决打赢护航民营企业“主动战”。坚持“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”的理念,积极发挥检察职能,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严惩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,批准逮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、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151件223人,依法办理民营企业虚假诉讼案件3件,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9万余元。为避免因轻微刑事犯罪影响企业的发展,对涉案民营企业人员依法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66人,建议变更强制措施21人,不批捕159人,不起诉39人,充分保护涉案民营企业合法权益,保障企业正常经营。开展检察开放日、送法入企、以案释法等专项活动30余次;院领导带头走访民营企业,听取需求,加强服务。有效助推企业发展,为七星关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。
以高度的检察自觉务实为民打造阳光检务。牢记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。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,确保检察权始终在阳光下规范运行。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重点工作18次,向区政协专题通报工作16次,诚恳听取意见建议并逐一落实。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,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从广大人民群众现实期盼出发,积极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48场次,参与干警100余人次,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5件,努力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答卷。牢记公开是公正的保障。公开法律文书3217份,发布案件信息9275条。广泛接受社会监督,召开新闻发布会2场,开展“检察开放日”18次。邀请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189件次,开展公开听证199件,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公正。
二、守公正、强监督,忠实践行检察工作职责使命
坚持“落实、稳进、提升”的工作总基调,推动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,确保检察工作持续深化。
精准高效做优刑事检察。5年来,受理审查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6532件9597人,受理审查起诉案件5788件8618人。严厉打击故意杀人、抢劫、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,批准逮捕699件851人,提起公诉653件791人;严厉打击涉枪、涉爆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,办理案件237件246人;严厉打击“黄赌毒”“盗抢骗”犯罪,批准逮捕2221件2797人,提起公诉2243件3078人;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利用网络赌博、侵犯个人信息等犯罪,批准逮捕61件110人,提起公诉40件89人;严厉打击职务犯罪,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,对职务犯罪案件全部提前介入、引导调查取证,确保快速有力打击犯罪,决定逮捕职务犯罪案件54件63人,起诉76件88人。为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,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强化刑事侦查监督,监督侦查机关立案60件71人、撤案23件27人,追捕470人、追诉426人;强化刑事审判监督,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4件;强化刑事执行监督,审查暂予监外执行案件2件,监督整改财产刑、强制医疗等执行违法问题7件,监督司法行政机关纠正社区矫正脱管、漏管21人。
客观公正做强民事检察。5年来,办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260件,对生效民事裁判、调解书提出再审检察建议30件,提请市人民检察院抗诉26件,提出民事审判程序监督意见114件。提出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意见52件。对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案件加强释法说理,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依法维护裁判权威。
主动作为做实行政检察。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,积极履行维护司法公正、促进依法行政双重职责。5年来,办理各类行政监督案件76件。其中,提出行政审判程序监督意见22件,办理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19件,成功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3件,实现案结事了政和,通过在办案中监督、在监督中办案,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2件。
积极稳妥做好公益诉讼检察。履行好检察机关是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,深入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。5年来,依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52件,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5件,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,均获胜诉判决。督促治理废弃矿山400余亩、收回被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200余吨,督促违法行为人恢复被损毁林地1700余亩。办理了“毒豆芽”、添加“罂粟壳”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件,督促整改加油站13家,督促相关部门更换或维修窨井盖183个,切实维护了公共利益。
三、提质效、解民忧,司法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
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,妥善化解矛盾纠纷,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强化便民举措,聚焦群众关切。落实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制度,受理群众信访568件,全部做到七日内程序回复、三个月内办理进展或结果答复,未发生涉检赴省进京非正常访。持续优化检察服务,建立集控告申诉、案件受理、信息查询、律师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,提供高效便捷的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注重矛盾化解,促进案结事了。认真了解信访群众基本信息、信访事由、真实诉求、实际困难,尊重信访人的知情权和表达权,充分进行释法说理,促进矛盾化解,修复了被破坏的社会关系,成功化解各类信访案件21件,其中一件上访长达34年之久的矛盾纠纷案件成功化解后,信访人送来“公正司法解民忧 检察温情暖人心”的锦旗致谢。
坚持双向保护,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我们秉承厚爱又严管、宽容而不纵容的司法理念。5年来,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05件794人,严惩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侵害及不履职行为,对4名监护侵害的行为人启动撤销监护权程序,发出督促监护令4份。依法打击未成年人故意杀人、抢劫、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111件184人。坚持“少捕慎诉慎押”理念,依法对犯罪情节轻微的366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,248名作出不起诉决定。帮助32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,其中9名不起诉未成年人考入大学。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,院领导带头兼任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,设立两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,在区医院建立未成年人“一站式”保护中心,在柏杨林安置点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,以检察建议促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落实,有效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四、谋发展、重自强,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检察铁军
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,持之以恒抓思想、抓教育、抓管理、抓党风廉政建设,全力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。
以思想政治建设立根铸魂。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。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以专业教育培训精技强能。深入实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,紧扣“四大检察”开展分条线分层分类精准化培训,健全教、学、练、战一体培训机制,组织干警“走出去”参加各类培训202人次。以实战、实用、实效为导向,强化教育培训、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。开展辩论赛、精品案例评比、典型类案发布、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等活动,不断提升了干警的能力素质。
以检察体制改革优化效能。细化检察官权力清单,切实落实“谁办案谁负责,谁决定谁负责”的司法责任制。健全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,形成了检察官、检察辅助人员、司法行政人员各司其职的管理考核体系,激发干警内生动力。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,将原有的17个内设机构整合为9个,实现机构整合、职能优化、科学规范、运行高效的职能体系,检察官办案责任明显增强,办案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。
以党风廉政建设激浊扬清。院党组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压实一岗双责,把党风廉政建设同检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。开展预防警示教育12次,党组书记上廉政警示教育课8次,接受警示教育干警1000余人次。以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为抓手,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规范司法行为等多发易发问题整治。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和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期间,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干警45人次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28项。
各位代表,五年来,我院各项工作在稳进中不断提升,业绩综合考核稳居全市前列。一批典型案例被采纳采用。办理的3件公益诉讼案件、1件刑事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,11件案件被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。一批经验做法被推行推广。为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,及时开设了《检察官说法》栏目,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,制作推出普法短视频80期,其中60余期视频分别被中央12台今日说法微博、正义网和省、市检察机关微信微博转发,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达1300万次,官方抖音关注人数达20余万人;为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,与区法院、司法局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协作机制,成功化解毕节市首例行政争议案件,该机制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推广;为抓好六冲河、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治理,与云南省镇雄县、四川省古蔺县检察院建立通报协作机制,推动检察机关三省联动治理,得到省市检察机关充分肯定。一批集体个人被表彰表扬。集体及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54次。其中,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7次,省直部门表彰5次,省检察院表彰26次。获“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”“全国青少年维权岗”“全省文明单位”“全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”“全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先进集体”“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”等多项荣誉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区人大有力监督,区政府、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足和差距:一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够深入,服务保障全区大局的精准性、系统性、有效性有待提升;二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刚性和力度还需加大;三是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比,检察干警的理论素养、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将认真研究,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解决。
今后五年工作思路
今后五年,是全面贯彻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设的五年,是毕节开启从“试验区”走向“示范区”新征程的关键五年。我们将依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聚焦区第三届党代会上提出的“三大目标”任务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强化法律监督,忠诚履职尽责,为全面建设示范区先行区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。
一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,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
我们将坚决贯彻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,继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,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,持续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坚持讲政治与抓业务有机统一,坚决落实党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及区委的决策部署,充分履行检察职能,坚决扛起以检察监督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。
二、坚定不移把民生福祉放在心上,有力履职服务社会发展大局
紧紧围绕区委总体工作部署,着眼群众所需所盼,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新作为。坚决落实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制度,及时回应人民群众诉求。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积极开展公开听证、公开答复,用真心真情打开信访人的“法结、心结、情结”,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。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,让企业家安心经营、放心投资、专心创业。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,打造未成年人权益综合保护体系,护佑国家的未来和希望。认真做好司法办案“后半篇文章”,结合案件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,在源头防控、健全机制等方面积极提出建议,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助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。
三、坚定不移把法律监督落到实处,建设和谐宜居的平安七星关
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更高,我们将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,做到敢于监督、善于监督,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,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扞卫司法公正公信。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导向做优刑事检察。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,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刑事犯罪,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理念,充分发挥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主导作用,加强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监督,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。以全面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做强民事检察。进一步拓展民事检察监督渠道,健全虚假诉讼防范、发现和制裁机制。以实现政通人和为目标做实行政检察。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,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。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使命做好公益诉讼检察。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,积极围绕生态环保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生产安全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监督。
四、坚定不移把从严治检贯穿始终,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检察铁军
坚持严管就是厚爱,持之以恒正风肃纪。扛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,压实一岗双责。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,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,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,强化监督力量,丰富监督措施,做到八小时内外监督有章可循,落实司法办案责任制,引领带动干警践行新思想、展现新气象、实现新作为,自觉做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忠实践行者,切实做到让党放心,让人民满意。
2022年工作任务
2022年区人民检察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好“十四五”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,紧紧围绕区委“11346”工作思路,奋力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围绕社会发展新要求,在履职尽责中彰显检察担当
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,夯实党的执政根基。自觉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紧紧围绕区委安排部署,积极发挥“四大检察”护航“十大产业”发展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;服务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及时开展司法救助,防止因案返贫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;积极履行检察担当,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;精准打击刑事犯罪,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,加大对非法集资、电信诈骗、合同诈骗、交通安全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案件的办理。
二、围绕法治建设新进程,在法律监督中不断提质增效
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》,以《“十四五”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》为指引,以“四大检察”均衡发展为目标,全面加强法律监督。推动建立立案监督、引导侦查案件进展反馈、不捕案件“回头看”等机制,借助执法办案中心检察室平台深化侦查监督,做到热点、敏感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全覆盖。加强审判活动监督,打击虚假诉讼行为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依法对行政诉讼活动全面监督,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。加强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横向探索,把检察监督触角向基层纵向延伸,使更多领域、更多群众受益于公益诉讼成果。
三、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,在创新发展中培树检察新品牌
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着力点,围绕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,全面打造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,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持续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品牌打造,围绕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综合治理,打造基层法治建设典范,帮助防范化解矛盾风险,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。紧跟时代发展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普法宣传。
四、围绕人民群众新期盼,在严管厚爱中提升队伍素能
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,促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、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、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强化“为民意识”,优化利民便民措施,提升窗口服务质量,做到接访更用心、服务更热情、办理更高效;持续开展好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积极维护人民群众“头顶上”“舌尖上”“脚底下”的安全。强化干警素能提升,加大培训力度,营造学习氛围,开展量刑精准化、争议理论化、业务专业化、办案规范化等活动,进一步组织好月见庭审、理论研讨、岗位练兵培训,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质、理论素养、业务素能,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需要。
各位代表,实干开新局、奋斗谱新篇。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区委和市人民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,以坐不住、慢不得、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以敢为人先的锐气、舍我其谁的担当,以攻坚克难求极致、担当作为促发展的精神,凝聚发展动力,绘好检察蓝图,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,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先行区中再谱检察新篇章,再创检察新辉煌!